亚洲色AV天天天天天天,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成人午夜高潮免费视频,免费在线看视频

靜息態(tài)fMRI、DTI、VBM數據處理實戰(zhàn)學習班

發(fā)布時間:2010-06-09瀏覽數:3391

靜息態(tài)fMRI、DTI、VBM數據處理實戰(zhàn)學習班
8月18日- 22日,中國?深圳

主辦單位:深圳市美德醫(yī)療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聯合教學單位:美國杜克大學腦成像中心(Duke University)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一、 簡介
隨著磁共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fMRI、DTI及VBM技術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認知神經科學、臨床醫(yī)學等領域。自4月份在成都舉辦“靜息態(tài)fMRI數據處理及臨床研究研討班”以來,我們收到眾多學員的反饋,希望學習更多關于數據處理方面的知識。為提高相關科研人員對磁共振新技術、新應用的認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我們特舉辦本次“靜息態(tài)fMRI、DTI、VBM數據處理實戰(zhàn)學習班”,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和技術人員授課,分別為大家詳細講述靜息態(tài)fMRI、DTI、VBM數據處理的要點、難點。
1、靜息態(tài)fMRI數據處理學習內容
BOLD-fMRI技術自1990年發(fā)明至今,已經成為研究人腦功能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但20年來,除了少數單位將BOLD-fMRI用于協(xié)助腦病變術前功能定位,基本上未用于臨床實踐。近幾年來,由于數據分析方法的進步,靜息態(tài)fMRI正在被越來越多地用于臨床基礎研究。與PET或SPECT相比較,靜息態(tài)fMRI有較好的時間分辨率、不需要注射放射性藥物;與EEG相比,靜息態(tài)fMRI有較好的空間分辨率;與任務狀態(tài)fMRI相比較,靜息態(tài)fMRI簡單方便、可重復性好。這些優(yōu)點,使得靜息態(tài)fMRI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靜息態(tài)fMRI已經被用于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如癲癇、Parkinson 氏病、Alzheimer氏病、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創(chuàng)作后應激障礙、自閉癥以及腦腫瘤的術前功能定位等等。
事實上,所謂靜息態(tài)(resting-state),只是狀態(tài)(states)的一種而已,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各種各樣的狀態(tài)(states),比如情緒激發(fā)狀態(tài)、成癮者的渴求狀態(tài)、針灸的“得氣”狀態(tài)等等。這幾種特殊的狀態(tài),往往不適合用傳統(tǒng)的block設計或事件相關設計。這種狀態(tài)fMRI(state-fMRI)可以大大拓寬實驗設計的范式。State-fMRI數據處理,與傳統(tǒng)的block設計或事件相關設計的數據處理也有很大不同。除了腦疾病研究,Resting-state-或state-fMRI也正在被越來越多地用于認知科學的研究以及針灸的研究,甚至被用于神經系統(tǒng)之外的研究,如肝、腎、四肢等。
本部分主要內容包括:
1) 使用REST DICOM Sorter整理原始數據。
2) 使用SPM對數據進行預處理。
3) 使用REST對數據進行去線性趨勢、濾波等操作,以及使用REST進行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和Fractional ALFF (fALFF)計算。
4) 使用DPARSF進行批處理分析(從DICOM數據到預處理,再到FC,ReHo,ALFF,fALFF結果)。
5) 使用REST和DPARSF去除協(xié)變量,提取感興趣區(qū)(ROI)或AAL腦區(qū)的時間序列。
6) 使用SPM和REST(Release 100506新增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7) 使用REST Slice Viewer查看結果,設定cluster size,制作ROI mask,保存圖片用于發(fā)表。
8) 多重比較校正:Monte Carlo模擬與Bonferroni、FDR、FWE校正的區(qū)別,以及REST AlphaSim的使用。
9) REST Image Calculator的使用。
10) 其他功能:.nii數據的轉換,REST讀寫接口的使用。

2、 DTI數據處理學習內容
DTI作為一種新型的磁共振技術,是目前最常用的非侵入性研究大腦白質結構的技術手段。利用DTI的各種擴散屬性指標如FA, ADC值,可以了解大腦白質結構的完整性信息;通過纖維跟蹤技術可以對大腦白質纖維束進行重建和可視化,研究不同腦區(qū)之間的解剖連接和神經環(huán)路,從而進一步揭示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信息。由于其無創(chuàng)性和基于活體研究的特點,DTI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神經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癥,多發(fā)性硬化和抑郁癥等的研究。眾多研究表明神經精神疾病都伴隨著腦白質的異常變化,這對于認識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和病變機制有重要意義。
本部分的培訓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DTI數據的預處理(數據格式轉換,圖像質量檢查,渦流校正)
2) 利用DTIStudio軟件進行各種擴散屬性指標的解算
3) 利用DTIStudio軟件進行纖維跟蹤,可視化,以及定量分析

3、VBM數據處理學習內容
VBM (Voxel Based Morphometry)是一種基于體素的針對腦組織結構的形態(tài)學測量方法。它通過計算磁共振圖像(主要是高分辨率的結構掃描圖像)中腦的灰質/白質的變化來定量分析不同群體腦結構的特征和腦組織成分的差異,從而替代了傳統(tǒng)上人工勾畫感興趣區(qū)域(ROI)的方法,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能夠準確、全面評價不同群體腦的神經解剖變化。目前,這種分析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癥,抑郁癥等多種神經精神科疾病的研究。
本部分的培訓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VBM基本介紹,包括VBM的基本原理,分析過程中采用的SPM8的Dartel Tools,New Segment和VBM8-Toolbox的介紹
2) VBM腦結構圖像的預處理,包括圖像的分割,標化和平滑及其相關的參數選擇
3) VBM的統(tǒng)計學分析基本流程以及結果的展示

此次學習班面向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及研究生、神經科、精神科和放射科醫(yī)生及相關醫(yī)務人員。
在這美麗的海濱城市--深圳,我們熱忱期待您的光臨!

二、 授課專家
 
宋無名 (Allen W. Song),博士,教授,杜克大學腦成像中心(Duke University Brain Imaging and Analysis Center)主任。1991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電機工程學學士學位,同年赴美入威斯康辛醫(yī)學院,1995年獲博士學位。1996年1月在美國國家衛(wèi)生院(NIH)從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1月獲聘為Emory大學助教授,從事大腦功能磁共振造影研究。1999年4月獲聘于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腦成像中心副主任,兼放射系助教授。2001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青年教授獎。2003年升任放射系副教授。2006年升任放射系正教授,終身職,兼任生物醫(yī)學工程系、精神病學系及神經生物學系正教授,并擔任杜克大學腦成像中心主任,杜克大學醫(yī)學院執(zhí)行委員會常務成員至今。
宋無名教授已發(fā)表長篇論文超過70篇,短篇論文超過100篇。他與Scott Huettel及Gregory McCarthy教授在2004年(第一版)和2009年(第二版)合寫的《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現在美國大學在該領域最權威最通用的fMRI專業(yè)教科書。他作為課題負責人累積聯邦研究基金約2千萬美元。另外,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美國國家衛(wèi)生院(NIH)評審,NeuroImage編委,《美國科學院報》、《生物醫(yī)學成像》、《醫(yī)學磁共振》等雜志及國際磁共振年會的評審。


臧玉峰,醫(yī)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靜息態(tài)fMRI計算方法及其在腦疾病的應用研究。針對靜息態(tài)fMRI,提出了兩種計算方法,分別為“局部一致性” (Zang et al., 2004, NeuroImage)和“低頻振幅”(Zang et al., 2007, Brain Dev)。開發(fā)了針對靜息態(tài)fMRI數據處理軟件包REST(宋曉偉等,www.restfmri.net)。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將靜息態(tài)fMRI用于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在靜息態(tài)fMRI領域發(fā)表論文20余篇。


嚴超贛,男,2006年7月于北京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6年9月起于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靜息態(tài)fMRI計算方法與應用,靜息態(tài)默認網絡功能,靜息態(tài)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及復雜網絡模式研究。編制了靜息態(tài)fMRI數據處理助手DPARSF,負責了靜息態(tài)fMRI數據分析工具包REST的升級與維護,編制了靜息態(tài)fMRI數據處理多媒體教程。已在Cerebral Cortex, PLoS ONE等國際主流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湯偉軍,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放射科主治醫(yī)師。1994年畢業(yè)于上海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1996年獲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專業(yè)碩士,2002年獲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專業(yè)博士,師從陳星榮教授。2003.11-2006.3在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從事腦功能磁共振數據處理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腦腫瘤患者的功能定位與術后隨訪,多模態(tài)圖像數據的融合及其在神經導航手術中的應用。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973項目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市級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8篇。


 
舒妮,女,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講師。2004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2004-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基于擴散張量成像的腦解剖網絡及可塑性研究,導師為 蔣田仔教授;2009年8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目前主要從事基于擴散張量成像的腦解剖網絡的方法學及應用研究。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擴散張量成像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一共發(fā)表SCI論文9篇。


3. 課程安排  
詳細課程安排正在制定中。。。。

備注
? 培訓費用:每人2500元。包括培訓費、資料費、餐費;交通及住宿費用自理。
? 培訓地點:招商局培訓基地二層A會議室
? 學員住宿地點:招商局培訓基地           標準雙人間:240元/間/天。
? 全體學員于2010年8月17日下午起在招商局培訓基地集中報到,18-22日全天培訓。
? 課程安排以報到當日發(fā)放的課程表為準
? 此次培訓主要以上機操作為主,所以請學員務必自帶筆記本電腦,并按照要求預安裝相關軟  
件,我們會在確認報名后提供安裝指導書和部分數據。
? 報名方法:電話、傳真、郵寄、電子郵件均可,最好以電話確認。
                    培訓班限定60個名額,以報名先后為準。為便于會務安排,敬請從速!
                    報名截止日期:2010年8月8日
 
    報名聯系人:王蘭 
聯系電話:0755-26861119  
傳真:0755-26862769  13823635341
     Email:wanglan@sinorad.com

乘車路線圖:
? 培訓地址:深圳市南山區(qū),蛇口育才路八號,招商局培訓基地  
聯系人:董先生      聯系電話:0755-26811288  13480873066
?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K204或204大巴至招商大廈下;飛機場乘355大巴至招商大廈下。

 

推薦新聞